大马华人周刊 · 时事点评 黄日昇狂胜的政治意义 ·2019年11月18日
丹绒比艾区国会议席补选尘埃落定,代表国阵出战的马华公会候选人黄日昇以25,466票狂胜只获得10,380票的希盟土团党候选人卡敏,多数票高达15,086,黄日昇获得总选票的65.6%,卡敏只获得26.7%选票,打破执政党在补选中惨败的记录。黄日昇获胜,对大马未来的政治走向具有指标性意义。
黄日昇狂胜,不是只让马华多一个国会议席,而是因为华人对希盟施政的不满,使代表马华的黄日昇获得该选区大约2/3华裔选民的支持。如果马华利用这个有利时机,进行改革和加强组织与内部团结,并协助处理华人所面对的各种困境,丹绒比艾之役将会成为马华翻身的契机。
第三,华人恢复理性投票。以往华人分别给予马华和行动党支持,使朝、野阵营都有华人代议士。但在509大选中,华人一面倒支持希盟,使行动党狂胜。
但希盟政府成立,行动党的表现比马华在国阵政府的表现还差,令全力支持该党的华人选民大失所望。
拥有42个国席的行动党,被只有13席的土团党“收编”,协助首相马哈迪的土团党执行各种土著至上的政策,与行动党标榜的“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各民族平等的目标相差十万八千里。 联邦政府承认统考的课题、爪夷文书法课题、大学预科班固打制课题都令华人不满。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行动党籍的财政部长林冠英在2020财政预算里,决定把对拉曼学院的拨款从国阵时代的3千万令吉削减到只有1百万令吉,故意为难到拉曼学院求学的中下层华人子女,让华社伤透了心。而在大选之前,行动党保证,一旦希盟执政,将使拉曼学院的常年拨款从3千万令吉增加到6千万令吉。
相信在下届大选中,华人会思考后再投票,让马华和行动党在华人选区平分秋色,获得数目相差不会太远的国、州议席。
|
Copyright © 2019 Akademi Kewartawanan & Informasi Taima All rights reserved.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