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专栏 > 学者论述 > 冬奥会保障安全的法宝 —《闭环管理模式》 |
北京冬奥会评论之二 冬奥会保障安全的法宝 —《闭环管理模式》 |
作者 : 黄玉武博士 |
标签 : 中国、北京、冬奥会、安全、闭环管理模式 |
·2023年6月24日
作者简介 : 黄玉武博士,新加坡南洋大学经济系毕业、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与雪菲尔大学深造,获硕士与博士学位。长期在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服务,现已退休。
2015年中国获得在北京举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奥会)的主办权,举国欢腾,北京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城市”,举办了夏季(2008年)和冬季(2022年)奥运。当时北京奥委会关注的两个主要挑战是(1)建造符合冬奥标准的设施和(2)提升中国冰雪运动员的竞赛能力。然而就在冬奥会举办前两年(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突袭武汉市,接下来疫情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导致东京奥运会展期一年举办。甚至在举办北京冬奥会前两个月,中国还发生了西安疫情,在2022年1月份天津和北京也发生了疫情。一时风声鹤唳,令人焦虑不安。
一个被公认为非常安全的冬奥会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可以举办一个声势浩大的世界运动会吗?埃克萨科斯(奥林匹克转播公司的CEO)在2月11日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坦白地指出,“很多人以前都担心北京冬奥会能不能如期举行,举行时会不会有疫情危险,就像东京奥运一样”(新华网12/2/2022)。奥运会发生的(疫情)困难会不会导致中国民意反对西方,运动员也有可能因为严格的检验制度而不高兴(The Economist, Jan 29th 2022)。除了健康和安全外,疫情也影响到各项基本设施的施工与运动员的训练。毫无疑问防控疫情已成为举办冬奥会最大的挑战。
尽管如此,许多困难都被克服了。冬奥会的全部基本设施提前竣工,冬奥会和残奥会的运动员在疫情期间接受培训,进行锻炼,比赛成绩优秀(尤其是残奥会)。以下评语证明了这个事实。
• 国际奥运会主席巴赫:“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之一,闭环内检测结果的阳性病例比例约0.01%,差不多达到‘绝对安全’的水平”(新闻发布会,18/2/2022) • 埃克萨科斯(冬奥会官员):“一届极其安全的奥运会,北京冬奥会极其安全,而且可持续”(新华网 12/2/2022) • 国际奥委会新闻发言人马克·亚当斯“:我们正在非常非常成功地举办世界上最复杂的国际比赛或活动之一。(疫情防控)是(冬奥会)保障工作的一个挑战,我要向我们的中国朋友和同事们致敬,他们做得真的非常棒”(新华网16/2/2022) • 法国《世界报》驻华记者勒梅特(Frederic Lemaitre)发表文章(21/2/2022)指出,“虽然个别国家对北京奥运会进行外交抵制,因疫情笼罩着这一体育盛会,但第二十四届冬奥会是在非常可控和平稳的环境中举行的”
这些评论和几乎完全没有感染事件说明了北京办了一个非常安全的冬奥会,获得奥委会、媒体和运动员的赞赏。这个成绩必须归功于当局所创造的“闭环管理模式”以及参与冬奥会的运动员和服务人员的密切合作。
“闭环”是北京冬奥会采取的严格管控疫情的措施。在闭环内就是运动场和奥运村。闭环内生活和工作的约六万人,包括运动员、志愿服务员、医务工作者、教练、媒体工作者、餐饮与酒店的服务人员。他们每天遵循北京冬奥会发行的抗疫手册,佩戴口罩,进行检测,并且不会与闭环外的市民接触,从而极小化了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实现了病情防控与在闭环内无障碍交流的双重目标(见张文宏,《冬奥会圆满结束,抗疫工作展现出令人惊喜的智慧》见澎湃新闻21/2/2022)
有两个群体对闭环的顺利运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一个是运动员本身的全方面合作。他们了解到管控疫情的重要性,每天进行检测,从不抱怨。他们也对服务人员彬彬有礼,多次表达他们的感激,因此闭环内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第二个群体是几万个服务人员,正如美联社2月14日的报道,“冬奥会上,防疫工作伴随着工作人员的牺牲奉献”。在中国人最重要的春节前(他们必须在赛前数周报到,为大年初四开幕做各种准备工作),节日期间和节日后(残奥会),从日常生活到‘闭环内’开始接受隔离,只能通过视频与亲友联系。他们在这期间细心照顾运动员和客人的饮食起居,为北京冬奥会的圆满成功做出杰出的贡献。 闭环管理是在疫情流行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安全措施。北京冬奥会为此必须投放更多资金和人力,并且承担一定的风险。与此同时,因为‘闭环泡泡’,不能向国内外观众售票,主办单位的财政收入的损失一定不少。据估计,北京冬奥会的观众人数约十万,都还不到上一届(韩国)冬奥会的十分之一。然而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这届冬奥会的收视率还是历届最高的(奥林匹克广播公司OBS总裁艾克萨克斯2月10日媒体会),从而弥补较少观众所欠缺的观赏机会。
科学的监控装置 冬奥场馆实现5G全覆盖网络保障系统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标准。这是《亚洲週刊》(14/2/2022-20/2/2022)的一个评语(见陈国祥,《闭环管理可能成为中国新常态》)。这次冬奥会利用最新科技监控各种票证,提高安检效率,居功不小。
闭环管理的参考价值
闭环管理虽然是北京冬奥会防疫的创举,它可也是一个亮丽的示范,证明在精心治理下,一场盛会也可以有声有色地在封闭的环境内举办成功。无可否认,北京冬奥会这个特殊管理模式的确含有不少的创新元素。在世界(包括中国本身)疫情仍然流行下,对许多运动会的组织者来说,这次冬奥会疫情管控的经验是宝贵的。 以2022年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6月26日到7月7日)为例,主办当局已经编制了《成都大运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闭环管理模式制定各种防御措施,保证运动员与城市居民的安全(澎湃新闻,18/3/2022)。杭州也准备在2022年九月主办亚洲运动会,为了保护全球供应链,中国工厂也要建立隔离“泡泡”来维持生产。“闭环管理”也变成了“闭环生产”,加强了中国工厂(企业)在封城时期的运作能量,维持生产水平(见普丽姆罗丝·赖尔登,《中国工厂建立隔离“泡泡”维持生产》)(www.ftchinese.com/story/001095657)。其中一个例子是富士康(苹果公司的供应商)在深圳的工厂也在“闭环”管理系统下恢复了部分运营(参考消息网 4/4/2022)。北京冬奥会的经验现炒现卖的热潮可不是冬奥会前所预料到的。可以预测在需要防止病疫传染的大前提下,世界各地各种各类的运动会或其他活动如艺术节等,都可以参考这次冬奥会的闭环模式去保障安全。
结语:闭环管理体现了冬奥会奥委会卓越的组织能力 综合以上有关“闭环管理”的介绍,我们不得不承认北京冬奥会采用闭环管理模式去办两个大型运动会并不简单。一方面必须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妥善协调各种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利用有关的先进科学技术,提升效率和实行政策措施的准确度。北京冬奥会的成就反映了主办当局深思熟虑,显示了他们高超的组织力和执行力。北京奥委会应该以此为荣!
(系列文章) |
|
|
Copyright © 2023
Chinese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