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特辑 > 2023第40届吉隆坡国际书展特辑(2)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前主席张明舟
  让少儿读物构建“心灵相通的高速公路”
作者 : 章龙炎
标签 : 本周人物、章龙炎、张明舟、儿童读物、原创童书

·2023年6月10日

 

优秀的少年儿童读物,长久以来主要以欧美国家的创作为主流,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少年儿童读物往往难忘其项背,但是近几十年来,亚洲一些国家却有很大的改进。
 

亚洲方面,先是日本,后是韩国,近年来又有中国的儿童读物不断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甚至大放异彩。特别是中国原创童书品种越来越丰富,品质也有很大的提升,越来越受到读者的热爱。


这其中一个因素是,欧美国家创作的少年儿童读物,不少内容是反映欧美当地文化及地理环境的,对中国小读者来说,理解上还是有相当难度的。相反的,中国原创少年儿童读物,多以中国为背景,为中国读者所熟悉,更有亲切感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大马童书质与量有增长

近10几年来,亚洲多个国家,特别是包括马来西亚的东盟各国原创童书不管在品质提升与数量增长方面,都令人鼓舞。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前主席张明舟表示,以此趋势来看,他有信心儿童读物创作的重心,将从大西洋与地中海地区,逐步转移到太平洋与亚洲。
 

亚洲多个国家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丰富的民间故事,当代的生活体验与身份认同,更因为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可为儿童读物提供许多有别于欧美国家儿童读物的素材。
 

他认为因为各国地域与环境不同,当地创作者对这些地域与环境有独特的感受与经验,由他们亲身叙事是最理想的。
 

由于他们的创作会有各自气质与特色,进而构成了多彩缤纷的世界少年儿童文学,也构成了人类的共同故事,为世界儿童提供精神粮食的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儿童搭建了心灵沟通的桥梁。

 

希望有更多交流与合作

他在2023年第40届吉隆坡国际书展举行的“中国-东盟少儿出版研讨会”后,接受访问时候说,他在研讨会上与来自中国、马来西亚与印尼的文化界、出版界与创作人交流,大家都对少年儿童图书有很大的兴趣,并希望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张明舟为首位出任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的华人。他曽在中国外交部亚洲司任职,机缘巧合,他2002年开始投身少儿出版和儿童阅读事业,为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发展做出特殊贡献。2018年,他被推选为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
 

20多年来,他致力于童书的国际合作,坚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并不断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为中外儿童文学、少儿出版、儿童阅读推广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一座友谊和专业桥梁。
 

遗憾的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地理上虽然属于同一地域,各国人民却好像是“熟悉的陌生人”。因此通过少儿读物促进国际理解,改善这一情况,尽早让这些国家的少年儿童阅读彼此的故事和共同的故事,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张明舟表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少年儿童读物方面交流还不足够,需要加强遴选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真正优秀的儿童图书,互相翻译出版,共同建设一条“心灵相通的高速公路”。

 

书籍的镜子与窗口作用

他认为,少儿读物可以发挥镜子与窗口的作用。所谓的镜子,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不同国家的童书(包括在地的原创童书),了解自己;他们也可通过不同国家的童书,感受不同的文化,认识外面的世界。
 

张明舟希望,世界各地少年儿童能够有机会阅读共同的故事和彼此的故事,在建立各自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外,更能有深入的互相了解与尊敬,不会在别有用心之人鼓动之下而轻易产生对抗的情绪甚至诉诸武力,世界当然也会更和平。
 

他认为,优秀的童书应该符合两个标准,那就是有意思(有趣)、及有意义。但要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因此他赞叹少年儿童书籍的创作者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一本童书影响一生

而他所以会积极投入推广童书阅读,就是因为受一本童书《小种子旅行记》的影响。
 

张明舟在黑龙江长白山余脉和小兴安岭交界地带一个山区出生长大,幼时家贫,连糖果也买不起。有一次嘴馋想吃糖果,听到有人说收集胶鞋底与断碎绳子可以换些钱,因此就去捡破烂,换了一些钱去买糖果。
 

到了农村供销合作社(供销社),眼看就可以买糖果解馋了,但是他被一本童书吸引了,随手翻看,店员说要的话就买下来,不准免费翻阅。因为手上的钱只足够买其中一样东西,在糖果与童书之间,他挣扎了一会儿,最后决定买下这本童书。
 

这本书讲述的一颗种子的“旅行记”:春天到了,一颗小种子想到地角天边去旅行,经过种种挑战、苦难,它终于还是到达了它梦想的地角天边。
 

这为他开了一个窗口,让他意识到连小小种子都能够有理想,生活在小山村的他,难道不能向往更广阔的世界?
 

这本童书启动了张明舟读书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在他儿时所住的家,墙壁上都糊上旧报纸,以填补墙壁缝隙。墙上报纸便成了他阅读的材料,有看不懂的字就问哥哥与父亲,不知不觉地就累积了许多词汇,后来上学的成绩都非常好。阅读,让他从小山村走出去,走向了广阔的世界。

 

 

 


Copyright © 2023 Chinese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大馬華人周刊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