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专栏 > 东马视野 > ‘砂总理’先为弃州复邦策略开路(中篇) |
砂拉越倍增政治筹码(中篇) ‘砂总理’先为弃州复邦策略开路 |
作者 : 锺永有 |
标签 : 东马、砂拉越、总理、复邦策略 |
·2023年5月6日
同为东马来西亚的砂拉越州和沙巴州,若要在马来西亚全国各个层面和领域发挥关键角色、力量,尤其是攸关砂拉越和沙巴亟欲取回其本身在全国所属应有的地位、权益及利益,就应该首先在全国国会下议院的国会议席总数量占比,放眼并设法取回应有的砂、沙合共三分之一议席数占比。 “团结政府”亟需砂沙稳定大局
目前,由于以安华为首相的“团结政府”不太稳定,还存在变数风险,因而亟需东马砂、沙两州的国会议席数量作为稳定整个大局的定海神针,才让砂、沙的角色和地位显得异常重要。
如果砂、沙的领袖仅满足并寄望于当前西马半岛政党政治多分天下所导致的大马联邦政府弱势情况持续下去,这肯定是心存侥幸而安于现状的短视想法。
实际上,砂、沙的政治领袖,无论朝野政治人物,应该放下政治歧异并展现魄力,同心协力,着眼于积极推动在国会下议院修改马来西亚联邦宪法,以让东马砂、沙的国会议席数在全国国会议席数的占比,实现三分之一占比的政治议程。 而只要这议程实现,砂、沙的真正“造王者”角色和关键力量才能永久存在并发挥有效作用,从而摆脱所谓西马政治霸权主宰东马砂、沙,还有以西马政党为主导的全国联邦政府数十年来有意无意对砂、沙的无形掌控、主宰、蚕食、边缘化命运。
沙、砂、新加坡三邦曾总占国席35%
根据2022年9月8日掌管东马砂、沙事务的时任马来西亚首相署部长(沙巴与砂拉越事务)拿督斯里麦西慕翁基里说,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时,砂拉越的国会议席数量是24席、沙巴16席、新加坡15席,当年在马来西亚总共159个国会议席数量里,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三邦的总占比达35%,对比当时马来亚邦(马来半岛)的国会议席数占比是65%或相等于104个国会议席,这等于说马来亚在国会议席数量占比不超过三分之二。
1965年,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国,原本属于新加坡的那15个国会议席原本应归于砂拉越和沙巴,以确保砂、沙两邦共拥有35%的代表权占比,可是,新加坡的那15个国会议席却并入马来亚邦国的国会议席数里。 目前,马来西亚全国国会议席总数是222个,马来亚半岛的国席数占比高达75%或相等于166席,剩余的25%或相等于56席归婆罗洲的两个州,即砂拉越州31席、沙巴州25席。
现任砂拉越州旅游、创意工业和表演艺术部部长拿督斯里阿都卡林,于2022年2月15日在砂拉越州立法议会会议提呈修改砂拉越州宪法(即2022年砂拉越州宪法(修改)法案/the Constitution of the State of Sarawak (Amendment) Bill, 2022)所涉及的第6(3)条款(the Article 6(3)),把砂拉越首席部长(Chief Minister/CM)职称更改为“总理”(Premier)并同时把砂州“助理部长”(Assistant Minister)职称更改为“副部长”(Deputy Minister)时就解释,更改职称纯属于正名目的,以正确反映砂拉越的特殊地位,即于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国组成时,当时的砂拉越是以“邦”(region)而非“州”(state)参组马来西亚的。
“砂总理”职称导正 原来的平等伙伴地位 他指“砂拉越总理”职称是为了导正砂拉越与整个马来亚(马来半岛)处于原来的平等伙伴地位,原因是按照马来西亚联邦国的立国史实,当时是由5个签署方(five signatories)在英国伦敦共同签署“1963年马来西亚协议”(MA63),即英国、马来亚邦(即马来半岛)、新加坡邦、沙巴邦(即北婆罗洲)和砂拉越邦。
|
|
|
Copyright © 2023
Chinese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