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专栏 > 一手鲍办 > 父权社会式微,男女平等何时实现? |
父权社会式微,男女平等何时实现? |
作者 : 鲍彦企 |
标签 : 两性课题、父权社会、男女平等 |
·2023年5月6日
两性课题,从古至今都是一直被拿来讨论的课题。一般认为,当今大部分的社会由“父权”和“异性恋霸权”等意识形态所主导,因此出现男强女弱,重男轻女,男主女外内等等的刻板印象。
前段时间,优大双溪龙校区爆出女实习生在职场上遭遇到性骚扰事件。但该受害者基于同学间的尴尬问题而哑忍,殊不知,男同学却变本加厉升级成肢体性骚扰。事情在网上发酵后,出现不少指责受害者的论点,认为女性不够检点的论述。这些带有自我认为“正义感”的批判,恰恰印证了,在社会上依然存在父权主义的思想。典型的父权思想,就是通过对女性的诋毁,来在心里壮大自己的性别权力。
父权社会根深蒂固 父权社会的核心在于“话语权”,在我国许多领域依然是由男性主导,政府决策人也鲜少出现女性的身影。在现今的团结政府内阁里,也只有5位女性部长及8位女性副部长,总共占内阁约23.6%。与我国拟定至少30%女性领导人的目标,还有一点距离。若在政治领域中女性都无法得到有效的空间及参与决策,那么在其他领域也可见一斑。
穆斯林女性的头巾是否必须戴上?事实上,两位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和敦马的夫人,都是不戴头巾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是,头巾并非必然。这显然戴不戴头巾,已经不属于宗教的层面,而是成了父权主义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规定,俨然成为父权社会的产物。
父权社会常被冠上男权至上,要求男性必须具有阳刚、理性、勇敢等的性格,反之女性必须展现阴柔、感性、文静的形象。男性要有所谓的“男人味”气质才能符合社会上主流的标准,就比如说男人必须要有健硕的身材才好看,男子汉流血不流泪等形象为标准,为什么男人就不可以拥有柔弱的一面,满目流泪就代表软弱,男人就不可以有外在的情感抒发。往往在辱骂男人时只需要一句“你还是不是个男人啊”就已经足够羞辱一个男性了。在这一句话中,虽然没有粗口的成分,但否定了以作为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而我们的文化似乎允许这种风气在发生。
性别平等还有很长的路 什么是性别平等?真正的摆脱父权社会实现男女平等的不是让女性去执行男性的任务,男性去做女性的工作,毕竟两性之间还是有生理和心里上的先天性差异。真正的平等是无论你是什么性别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而不需要被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所约束。
|
|
|
Copyright © 2023
Chinese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