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专栏 > 孙文部落 > 浮罗交怡考察华人史之旅
浮罗交怡考察华人史之旅
作者 : 王孙文
标签 : 浮罗交怡、华人史、老鹰岛

·2023年4月8

 

为了整理老鹰岛屿史记,笔者再次飘洋过海走入“浮罗交怡考察华人史之旅”。
 

此行倒采访了岛屿首位局绅林景發女兒林素珍;明南学校董事长林丰顺,也是林景发长子林振兴的长子;海南会馆会长拿督陈宏英,总务许大彬,保生堂老板左廷桂兒子左桂元(Uncle Benny);福建会馆主席骆锦山;甲申年重建啅公庙王德辉儿子王宝昌,以及源通老板邱台阵女兒邱清美。

 

嗱督公

上回看到了嗱督公前的石香炉,刻着宣统年代。今天再次回到啅公庙,看到庙外大树下,还有另一个石头香炉,这香炉刻着天运癸巳五月。


按照一般纪年法,天运一般用在清朝,所以这个癸巳年,貌似1893年。这是不是说明了浮罗交怡啅公庙宇建立年份或更早。但根据当地人说,那卓公早期是在海边,岛民要出海前都会膜拜,回航时也会上香,感谢神明保佑。


岛民对于历史悠久的嗱督公名称,各年代都有着不同的称呼,例如甲申年1944重建—啅公宫,壬寅年1962—哪啅公,宣统年间1909至1911的石头香炉—蓝啅公,神位那卓公,铜牌拿督公,还是天运庚巳年1893石头香炉啊?


但岛民曾跟笔者说,人们拜拜的祂或在更早入驻,只不过他们没有正确的记录,到底是哪一年代?庙里最古老的文物证明是1893年,也即是说此庙肯定超过了130年。祂是不是在1838年就有了?我们还期待蓝啅公祂来告诉我们咯~


然而,今天倒想跟你说,甲申年重建啅公庙的王德辉,因为某次从槟城岛屿回航时,货船机器故障,随着海水漂浮十余天,才遇到其它货船搭救,拉去了新加坡。


在哪十余天,幸好王德辉买了一箱炼奶给孩子,才让船上的三四个人得以支撑,活下来。根据王宝昌说,其母亲陈守成跟蓝啅公祈求佑福,祂则要陈守成以黄姜饭天天在海边拜拜。在船上的王德辉和几个船员几乎每日嗅到黄姜饭,“喂饱”了肚皮…


结果,在王德辉安全归来后,两夫妻为大树下的蓝啅公,建立了啅公宫。同年,魏金榜和王文来也报效了木制对联“环海化身服气炼形成佛果、孤峯寄跡明心晃性护苍生“。


可惜,此历史悠久的啅公庙则在多年前的洪流发展给拆除,并迁移至现有的地段。蓝啅公在历史过程搬了几次家,然而作为岛屿守护神,祂依然是岛民心中的大当家。

 

黑米仓

导游杰克跟笔者说,黑米仓的面积是三百方尺。被挖掘的洞是一公尺深。据说,当时的族长为了阻止暹罗军队深入岛屿,特在几口井下毒,以毒害敌军。


暹罗军被毒死好多人,暹罗军将领为了报复。带了更多军队打入万家兰,也是旧称Pengkalan的Padang Matsirat。


族长晓得打不过敌人,为了防止暹罗军人夺取粮食,就要族人挖掘了一百尺长、阔十尺、深三尺的坑,再将岛屿的米粮倒入坑里,一把火给烧毁。


三百方尺的黑米仓地段,至今依然看得到被烧黑的米粒。时至今日,族长后裔,也即是当时候的皇亲贵族,至今依然驻守着黑米仓。


华文学校

刀央(Tok Yang),也即是Kuala Teriang。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创校于1925年的明南小学。根据校史,为了华教发展,在当地从事捕鱼的业者以一担鱼捐献一元,种植椰子的人士一包椰肉捐献一元,由海发公司负责鸠收,来扩建学校,和支付教职员薪金。


其实明南小学多次搬迁都在万家兰,1967年向许天送老先生,以一千九百多元的低廉价格购买了现有校地,政府资助建校,沿用至今。


在某年海啸后,万家兰福建人村落也被“苏纳米”带入历史。明南小学从辉煌,到今日需要友族子弟来支撑,这不是发展洪流的改变,而是典型渔船的消失,也让外人奇怪,为什么没几户华人住家,怎么会有接近百年的明南学校?


当时候的岛屿华文小学,除了创校于1912年的瓜镇中华学校,创校於1925年的刁央港明南学校外,还有一间最早成立的华南小学,办了40年关闭。至于中华会馆学校,则是现在的中华小学。


写着,写着,写着。。。“收到消息了,华南小学开办於1910年,結束於1950年。华南小学也是其中三間海南人最初所开办的华校。別外兩间是在登嘉楼,於1905年开办。”

 

东姑与玛苏莉

可曾想过岛屿某马路是用大理石造成,而且还是东姑阿都拉曼担任县长的时候。
 

这回在写故事的旅途中,听到了左廷进孩子左桂元述说其父亲与国父的点滴,才晓得东姑在担任县长时,就曾在路边剪个头发。
 

东姑与老鹰岛华社领袖的关系还蛮不错,与岛民打成一片。当然,那时候的东姑,刚从居林调派过来驻守岛屿。
 

也忘了哪一年,东姑在知晓玛苏莉传说后,要这位其口中的保生堂(左廷进)去找出被杀时留白血,诅咒岛屿七代的玛苏莉的人生终点。左廷进找到玛苏莉埋葬地后,也在该处重新规划,并自费建立坟墓来纪念玛苏莉。
 

东姑曾想发展老鹰岛屿,可在玛苏莉传说中的作用,浪卡威真的等了七代,也即是百年后的马哈迪时代,才真正摆脱诅咒,一飞冲天而起,成为了国际旅游景点。

 

老鹰岛的多个名称

根据谷歌,对于浮罗交怡历史由来,除了龙牙菩提和龙牙交椅外,其他别译还有-兰卡威、浪交怡、朗卡维、凌加卫岛、呼罗交怡、宝石交怡。
 

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曾访问龙牙菩提。龙牙菩提来自Langapuri,乃浮罗交怡的古名。汪大渊在所著《岛夷志略》中有专章《龙牙菩提》:当时龙牙菩提没有稻田,只种薯芋,收成后堆存屋内,作为储粮。此外还种植果类,和采集蚌、蛤、鱼、虾补充薯芋食用。产品包括速香、槟榔、椰子等。
 

另一个说明是Langkawi名称是取自老鹰和石头的情景。当时在为浮罗交怡换名字时,一位大臣看见一只巨鹰停立于一颗巨石上,迟迟不肯离去,他就问村民说这石头的名字,村民答是Batu Kawi。马来语里鹰是Helang,而石头是Kawi石,就取鹰名的Lang+Kawi,得Langkawi。而后老鹰是岛上的吉祥物。明代《郑和航海图》作龙牙交椅。
 

另一说法为langkawi的原名是来自梵文,langka的意思是美丽的,wi是注音,没有特别意思。
 

今日说谢谢故事,倒是想说…华人南来的事迹需要大家一起去寻觅,就让我们去一起找找先贤登陆的故事,再跟别人说起阿公的故事,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写下了…华人志!

 

 


Copyright © 2023 Chinese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大馬華人周刊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