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专栏 > 放眼世界 > 疫情下此消彼长的美中经济 |
疫情下此消彼长的美中经济 |
作者 : 存展 |
标签 : 新冠病毒、疫情、美国、中国、经济 |
·2023年3月25日
(一)新冠病毒全球肆虐
於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首先发现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 简称新冠病毒 COVID
19),很快於2020年首季就蔓延到全世界。接着於2021年,相关的毒株一再变种,加速传播,以至2021年末,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达到
286,975,278,病殁人数达5,448,536。至今疫情仍未受到完全控制! 铺天盖地而来的新冠病毒,在过去两年间给人类的打击可谓灾难性的。它完全打乱了人们的日常作息,生产活动,人口流动。。。在经济层面,严重的疫情扰乱了全球的生产链、供应链、以至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资供求失衡、工人失业、企业破产。
(二)美中受疫情打击程度不同 病毒无情、美中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当然无法倖免。然而受打击的程度则差别甚大。而这种差异又与美中两国的政治体制,当政者的行事作风,州/省政府与人民是否在防疫抗疫上配合,民众对佩戴口罩,接种疫苗是否持抗拒态度等,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后果就具体的反映在国民的确诊个案和病殁人数上。在中国,中央政府发现病毒后,迅速地举全国之力,采取了严防严控应对措施,於几个月内就控制住病毒的传播;并於2020年第二季复工复产,国家经济奇迹般恢复了正增长。而美国疫情则一直处于失控状态;以至2021年末,确诊个案高达55,252,823(对比中国为102,083),累计病殁人数为845,745(对比中国为4,636),双双高居世界首位!
(1) 国内生产总值
图表1数据显示,中国於2019年GDP的体量为美国的67%。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於2020年第一季,美国GDP负增长4.8%后,更於第二季陷入近4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录得负增长32.9%。而中国经历2020年第一季6.8%的负增长后,在疫情受控下,第二季就转为正增长3.2%,致使全年能取得2.3%的正增长(相比美国全年的3.5%负增长)。在2021年,美中两国都尽力促使经济复苏。但中国受疫情打击的程度比美国轻得多;全年的GDP增长因而较平稳,使中国
GDP 的体量达到美国的78%,即新冠疫情肆虐的两年间,中国GDP的体量以11%的速率更接近於美国的GDP。 若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的GDP於2014年就已追平了美国。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的GDP(PPP)於2019年为美国的1.15倍(23.01万亿 除以 19.85万亿 ),到2021年进一步提高至1.25倍(24.99 万亿 除以 19.97 万亿 )!
(2) 国际贸易(逆差 VS 顺差)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在疫情下,於2020年依然录得1.5%的正增长(贸易总额为4.65 万亿美元),贸易盈余为 5,350
亿美元。而2021年更增长了
21.4%至历史新高的6.05万亿美元,全年贸易盈余为3,966亿美元。历来的国际贸易盈余使中国至2021年末的外汇储备高达3.25万亿美元。
反观美国,2020年国际贸易赤字为 6,787 亿美元(对中国的赤字为了3,108亿美元,占比为45%)。至2021年末,美国的国际贸易赤字,由于联邦政府的量化宽松财政政策和国民对医疗物资以及日常消费品需求的飙升,进一步升至历史新高的10,784亿美元(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为3,553亿美元,占比为33%)
(3) 联邦/中央政府债务
为了减轻新冠疫情对美国经济造成的伤害,避免陷入严重的衰退,美国联邦政府不得不推行无上限的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印钞发债,一而再的向整个经济体注入流动性。美国於2019年9月财政年度,联邦政府总债务已高达22.72万亿(为同期GDP的108.46%)。2020年9月增至26.95万亿(为GDP的133.92%)。2021年9月是28.43万亿(为GDP的133.28%);至12月底更增至29.62万亿(为GDP的133.60%)。
再看同期的中国中央政府的债务总额:2019年是8.70万亿(美元计)。2020年降至7.0万亿,2021年再降至5.0万亿。这种降势与中国善于借助外资发展有关(2021年中国利用外资规模为1.1
万亿美元)。 2021年底,美国总共欠国外机构及个人7.748万亿美元(2020年为7.036万亿)的债务(同期中国所欠外债约为2.50万亿美元 )。中国还是美债的第二大债主;2021年末持有美债1.081 万亿美元,仅次于日本的1.34 万亿美元。
(4) 通货膨胀压力与美元信用顾虑
两年多以来,新冠病毒对美国经济无疑造成空前严重打击。而美国当政者应对之策仍然是沿用凯恩斯(J.M.Keynes)逆景气循环周期的老套:通过对贫困、失业人口发放救助金以刺激消费;通过增加整体流动性,降低利率减低融资成本以促进投资,通过进行大型基建以增加就业等。为了筹措所需的巨额资金,美国联邦政府一而再的推出所谓量化宽松财政政策,大事印钞发债。而这种政策在严峻的疫情下,正面效果不彰,而负面效果则显著。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於2021年末达至40年来的至高点7%(对比中国同年的平均通胀率为0.9%)。美国的房价指数的飙升更为迅猛(2020年增高10.4%;2021年劲扬18.8%)。在美国和西欧,经济专家一般上都视3%以上为过高的通胀率。现时7%的通胀率正是美国财政部与联储局诸公焦虑所在。
滥发美元国债的另一后顾之忧是进一步弱化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信用地位。如前所指出,2021年末美国国债已高达29.62万亿美元(为美国同年GDP的1.3倍多),再加上连年增加的国际贸易赤字,怎能不令世人惶恐美国债务违约的可能性?! 相对比之下,中国由于经济实力在疫情下的两年余仍不断增强。反映在人民币的币值上是对美元的汇率在逐年提升(由31-12-2019的6.9662兑换1美元至31-12-2020的6.5249,再到31-12-2021的6.3757)。
(四)结语 新冠疫情对美国经济的打击无疑远甚於它对中国经济的伤害。在病毒全球肆虐这两年间,中国经济虽也面对外部环境恶劣的挑战,但在国内疫情受控之下,政府得以按计划对经济作有效的宏观调控:在脱贫扩内需,外资招引和利用,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降杠杆去泡沫,大型基建有序推展等方面,都取得成效。
|
|
|
Copyright © 2023
Chinese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