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埔奕区是一个典型华人选区
砂州有82个州选区,在这当中,典型华人州选区有16个,埔奕是其中之一个。2011年第10届砂州州选举,砂州国阵的成员党之一的砂人联党,遭遇创党以来最大的惨败局面,竞选19个州议席仅赢得6个,几乎被其传统政治对手—砂行动党横扫出局,面临生死存亡考验。
究其主因,是因为砂州的16个华人州选区的华人选民,听信了“改朝换代,告别腐败”几乎一面倒地支持砂行动党,使到行动党竞选15个州议席赢得12个。
2013年的全国大选,砂州华人选民乃至于全国华人选民(全国约86%华人选民)都把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前途押注票投给行动党所强打的民联三党,造就行动党在全国取得空前大胜利。该党赢得38个国会议席,砂州占了5个(砂州31个国会选区,华人选区仅占6个)。砂行动党的盟友砂公正党赢得其中之一个。对比砂人联党全输掉其6个华人国会选区,仅仅赢得唯一土著比达友族国会选区,苟延残喘。
几乎自我截断在朝的参政通路))
由于砂人联党一连于2011年砂拉越州州选举(仅赢得6个州议席)和2013年全国国会选举(仅赢得1个国会议席)在砂拉越连连惨败,砂州华人社会与同为东马沙巴州和西马半岛的华社一样,几乎自我截断在朝的参政通路,引发了许多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前途忧虑,还有各种不利于华人社会的种族及宗教议题压力。
祸不单行的是,砂人联党党内讧,导致以黄顺舸为首的4位州立法议员于2014年离开了旧东家砂人联党,尔后参组联民党,砂人联党仅剩下2位州立法议员和1位国会议员支撑,可谓党小言轻,沦为“蚊子党”。
由于部分砂州华人选民觉醒并认清了“行动党=华人”及华人自我流放在当权政治主流外的危机和窘境,加上砂州“全民首长”丹斯里阿德南沙登(2017年1月病逝)推动多项亲民政策获得砂拉越州华人社会认同,因此,2016年的第11届砂拉越州州选举,让砂人联党“起死回生”,竞选13个州议席赢得7个。
与此同时,由黄顺舸所领导的联民党则以国阵-直属候选人身份赢得5个州议席,至于砂行动党则倒输5个华人州议席给砂人联党(4个)和联民党(1个),终结2011年赢得12个华人州议席的最高纪录“神话”。埔奕州选区补选,当地华人选票流向将如何?
|